Led顯示屏的應用越來越廣泛,人們在關注顯示屏帶來的高亮,高清晰畫麵的同時,還會關注led燈,驅動IC,開關電源,隨著大家對高亮的要求提升,人們都忽略了節能的特性。 為達到良好的節能目標而言,過分追求高亮度是與節能相背離的。那麽“高亮度”與“高節能”有什麽樣的潛在關係? 目前國內較流行的12000cd/m2高亮度LED燈基本都是使用大尺寸LED芯片。這種大尺寸的LED芯片是作為市場主流被大部分LED顯示屏製造商所普遍采用的,並無核心技術可言。而眾所周知的時,LED屏的亮度與LED燈的驅動電流成正比。12000cd/m2的亮度無外乎是加大LED燈的驅動電流。然而LED燈的物理特性將會無可避免的:高亮度的LED燈必然伴隨著高衰減、低穩定的特性。高衰減既不利於LED顯示屏的長期使用要求,還會成為過分追求高亮度的先天缺陷,而這先天缺陷將無時無刻地、乘數效應般地損害著LED顯示屏的壽命與畫麵效果。 以高亮PH16mm顯示屏為例,這款高亮度LED燈的技術參數顯示:12000cd/m2亮度在1.5-2年之內就會嚴重衰減為8000cd/m2,其年衰減率達20%以上。其實消費者用一個很簡單的方式就可以驗證,就是看看幾個已經運行2年以上,並且每天使用12小時以上的這種高亮度的顯示屏的效果。更嚴重的是,在亮度從12000cd/m2已然降至8000cd/m2以後,其高工作電流的情況沒有改變,將更加倍增其亮度衰減的速度,致使後期的衰減速度加快數倍,成為高衰減的顯示屏。而且存在於亮度衰減的惡性循環當中,根本無法滿足長期使用的要求。 為避免光汙染,符合環保法規要求,LED顯示屏晝夜使用的亮度標準並不一樣。眾所周知,降低亮度或多或少會損失灰度,亮度調整越大,灰度損失越大。因此,如LED顯示屏日間的初始亮度值設為12000cd/m2,到了夜間調低至800cd/m2亮度時,要麽極度損失灰度,使得夜晚畫質變得很差;要麽亮度無法調整到夜間使用的標準要求,而形成重度光汙染。 由此看來,市場上所過分推崇高亮度的價值,就LED顯示屏製造技術而言並非意味著技術領先,而是一種嚴重犧牲顯示屏壽命而換取的高電流高亮度。相反,難免讓人有華而不實、捉襟見肘之嫌了。 過度的追求亮度應該是屬於一個市場誤區,當技術尚沒有達到相應的水平,或者技術根本無法解決的瓶頸,而使用者又對高亮的要求過高,忽略了對led電子顯示屏亮度對灰度的影響,對產品的平衡性造成一定影響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