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d顯示屏經過一輪行業洗牌之後,又進行了整合期,目前大部分的顯示屏產品毛利下降嚴重,同質化嚴重,一些沒有自主研發及走低價格路線的企業收益甚危。 從LED顯示屏行業來看,國內企業較國外企業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。目前,國內LED顯示屏售價約為國外同類產品的30%-50%,但仍能保持較佳的毛利率,主要原因是國內基本材料價格便宜和增值稅退稅政策。這兩方麵的因素使得國內LED顯示屏成本約為國外LED顯示屏成本的30%左右,低成本極大地提高了國內產品的競爭力。 同時,采用國產燈管也大幅壓低了成本。從國內LED顯示屏的成本構成看,其中占比最大的為LED燈管,基本占比達到39%。國內顯示屏企業大多采用國內的LED燈管,或者自行封裝LED燈管,而巴克、達科等國外企業多采用國際廠商(日亞、科銳)的燈管。數據顯示,國內的LED燈管價格約為國際廠商的1/3,如果假設國內外其他成本都相同,則僅由於國內外燈管的價差,國內顯示屏成本就較國際廠商低約44%。 另外,國外平均工資約為中國的7倍,如果假設其他成本不變,僅人工成本一項,國內顯示屏整體成本便較國外低17%。而空箱體、鋼架、PCB板等產品國內外均價差距都較大,再加上整體設計等費用,綜合考慮國內產品成本約為國外產品的30%-50%。國內的LED顯示屏出口將享受17%的增值稅退稅,據估算政府支持將進一步降低成本。 國內市場受限 海外市場廣闊 LED顯示屏行業在經曆了2010年的爆發式增長之後,整體增速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。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(GLII)預估,2012年國內LED顯示屏行業市場規模增速已經降至10%左右,預計2013-2015年國內LED顯示屏行業增速將維持在10%-20%的低位。但與之相比,出口保持相對較高的增速。從各個企業的數據不難發現,雖然整體的增速有所放緩,但出口情況明顯好於內銷情況。 從大型展會至體育中心,再到鳥巢與世博會展示屏,可以說國內LED顯示屏雖然與國外廠商尚有一定差距;但是除了超高端產品,采用國內LED燈管的顯示屏均可以達到要求。 此外,LED顯示屏約600億人民幣的出口空間也足夠支撐企業快速發展。從市場規模看,2013年全球LED顯示屏市場規模為137億美元,約為國內市場的3倍多。未來,國內LED公司憑借產品較高的性價比,出口業務還將快速發展。 受歐洲經濟危機的影響,2012年全國led顯示屏銷量驟然下降,隨著2013年全球的複蘇,國外市場得新煥發新光彩。
|